一、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动态
市场监管总局通报抽检结果
3月1日,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通告称,近期抽检的1315批次食品中,23批次不合格,已要求相关省份开展核查处置工作‌。
焦点事件:同期查处的“壮阳”功能食品非法添加案中,认定含嘧啶酮苯基类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为有毒有害物质,明确其属于非食品原料‌。
新版食品标准正式实施
3月1日起,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启用新版营业执照,同步推进食品领域82项新标准实施,涵盖检测方法、生产规范等,旨在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。
农村食品安全与改革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》,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村食品安全,防范系统性风险。同时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,推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。
二、食品安全谣言治理
自热米饭安全性澄清:针对“自热米饭含塑料”的传言,专家指出其原料均为大米及合法添加剂,生产工艺符合国家标准。
香椿致癌谣言辟谣:科学数据显示,正常食用香椿不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或致癌,相关风险被证实为不实信息。
折耳根安全性争议:明确鱼腥草不含马兜铃酸,其含有的微量马兜铃内酰胺AII尚无证据表明有害,相关致癌说法缺乏依据。
三、行业与区域发展动态
食品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,通过生物制造技术推动食品产业升级,强化原料安全性和生产过程标准化,助力食品安全水平提升。
区域食品安全行动
上海:通过一线调研推进未来产业布局,重点加强食品科技研发与智能化生产监管。
海南自贸港:“零关税”政策下享惠食品货值超200亿元,配套强化进口食品检验检疫流。
四、国际与科研进展
全球农业合作:中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,通过技术输出推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对接,尤其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、农药残留标准等领域深化合作。
北斗技术应用:北斗导航系统完善全球组网,支持农产品物流追溯体系,提升跨境食品供应链透明度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政策监管、谣言治理、行业升级及国际合作等多维度信息,均为2025年3月初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动态。
以上信息来源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